
在下游光学应用升级的推动下,光学玻璃研磨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,技术迭代、应用拓展与政策环保要求共同重塑行业发展路径。
从行业现状看,市场规模稳步增长。2024 年相关细分市场规模达 137.6 亿元,同比增长 8.3%,预计 2025 年将升至 149.2 亿元,增速 8.4%。
增长伴随明显结构性变化:表面粗糙度 0.8nm 以内的高精度产品,已成半导体光刻镜头、AR/VR 设备等尖端领域标配;非球面镜片出货占比从 2020 年 22.1% 升至 2024 年 37.6%,超薄玻璃镜片同比增长 21.8%,精准响应下游轻量化、高精度需求。
技术升级是行业发展核心主线。精度从微米级向纳米级、超纳米级突破,部分领域实现 0.1nm 内表面粗糙度控制。
工艺上,多工序复合研磨模式普及,整合粗磨、精磨、抛光环节,搭配实时检测与参数动态调整,大幅提升良率与一致性;智能化改造同步推进,AI 缺陷检测系统与自动化流程结合,降低人工依赖,实现研磨过程精准把控。
应用场景多元化注入新活力。消费电子仍是核心需求源,智能手机多摄拉动中高端研磨需求;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对高清摄像模组的需求,成近两年增长引擎。
新兴领域快速崛起,AR/VR 头显自由曲面镜片相关市场,2024 年达 6.3 亿元,2025 年将突破 8.1 亿元;机器视觉与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的指数级增长,开辟全新增长极。
绿色转型与政策赋能提供重要支撑。环保政策倒逼技术革新,无铅、无砷环保玻璃研发加速,超 60% 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线绿色转型。
国家政策力度显著,《“十四五”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》将高端光学玻璃纳入新材料攻关重点,明确 2025 年关键战略材料保障能力达 70% 以上,指引行业向高性能、自主化发展。
当前行业虽态势良好,但仍面临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挑战。









